醫療器材的產業升級需要人才、技術及網絡鏈結。「高階生醫影像及臨床AI加值之產業創新應用聯盟」成立第一年就展現實績,串連國立成功大學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以下簡稱為前瞻醫材中心)的資源與服務,從創新產品到新創事業皆有亮眼成果。聯盟主持人張志涵教授表示,前瞻醫材中心的產學聯盟會員超過200家,中心主動出擊,與會員廠商建立聚焦及深化的互動合作關係,以人才培育及產業升級為目標,擴散產學合作的範疇與效益。
從研發到臨床的產學合作
前瞻醫材中心與成功大學各學院及臨床醫院能量緊密結合,專注在跨領域人才培育、創新醫材開發、產學新創事業、產業專業服務,以及獨特的海外推廣發展。
張志涵教授指出,廠商主要是希望能尋找及培育人才,其次是突破技術瓶頸,降低解決問題的成本與時間。產學媒合有助於解決上述問題,但還要能找到對的題目、好的合作對象,並建立互信的關係。
這也正是產業創新應用聯盟的任務,透過與業界更緊密深入的互動,推動研發成果落地到臨床。因此,必須慎選對社會有實質影響的合作主題,讓廠商獲利、產業升級的效益形成正面循環,回饋及延續聯盟的運作。此外,串連老師、學生、產業界及醫界臨床人員共同解決問題,讓研發成果能更普及,滿足病患的需求。
產業創新應用聯盟也關注因應國內外法規及證照申請。舉例來說,因應醫療器材管理法在2021年5月正式上路,以專法構建醫療器材全生命週期管理制度,聯盟也持續為會員廠商開辦相關課程,以及協助缺乏專業人才的中小型會員廠商準備法規及證照所需的相關文件。
兼顧創新與新創的需求
和鑫生技開發公司是臺灣第一家也是唯一專攻X光醫材的硬體設備製造商,更是率先加入創新應用聯盟的領頭羊。原有產品睿思手部放射診斷影像系統在聯盟團隊的協助下,除了原先設定的兒童骨齡檢測,進一步結合人工智慧與手部影像,擴增骨質疏鬆快篩功能,讓同一套產品有了更廣大的市場商機。
和鑫生技執行長蘇上泳表示,X光領域的專業人才較少,也很難從國外挖角,必須靠自己培養;另一方面,身為醫材製造商,必須了解醫護人員的想法,但很難找到及找對願意與公司分享的對象。在加入創新應用聯盟後,緩解了這兩大問題。舉例來說,以往在研發階段想要尋求醫護的專業意見,透過自有的人脈網絡收集到的資訊極為有限,但透過聯盟的運作機制,不僅能快速找到符合產品所需的專業醫護,還能獲得大量的資訊與意見,以及學術人體試驗委員會計畫的共同合作機會。
而在新創事業部分,衍生自前瞻醫材中心「臺灣生醫與醫材轉譯加值人才培訓計畫」課程的醫視科技正是例證。創辦人陳建誠博士兼具學界和業界的工作經驗,鎖定消化道出血的診治監控需求,開發精準微型內視鏡,並已展開衛福部食藥署上市許可申請。
陳建誠博士表示,學界對於成本、供應鏈及商品化相對陌生,而產業界對使用者需求和第一線臨床醫療發展不易了解,以創新應用聯盟做為串連學界和產業界的平台,就能協助雙方,進而找到合適的合作對象,例如自己是透過聯盟的群組找到零組件供應商。
共創臺灣的新發展契機
除了與會員廠商合作,聯盟的學界成員也持續蓄積研發能量。聯盟共同主持人之一的杜翌群副教授就帶領團隊研發「整合醫療影像之彈性仿真假體與混合實境技術建立外科手術訓練與規劃系統」,透過與人工智慧模型的匹配來擴展不同外科手術的應用、分析及模擬,例如:甲狀腺穿刺、肝臟假體的切割與止血。
創新應用聯盟在國際化方面成績亮眼,例如:協助國內7家醫材公司產品於馬來西亞代理銷售,在馬來西亞、越南、泰國成立共同研究中心,與全印度醫科大學簽署印度官方認可的合作備忘錄,以及與美國、日本、泰國、新加坡合作執行國際產學案。
創新應用聯盟為學界、醫界及產業界營造了平等對話、合理互動的平台。目前,除了每個月至少1次的小型研討會,深入探討技術、法規及實務需求,每年也舉辦1至2次的年度大型活動,增進跨界交流的契機。
張志涵教授表示,醫材從研發到上市的過程很久,如同長跑,再加上產業分工極為精細,以及醫療法規的繁複要求,單一廠商要獨力走完全程是非常辛苦的事。透過高階生醫影像及臨床AI加值之產業創新應用聯盟,建立大家共同參與的供應鏈,也讓前瞻醫材中心原先累積的量能,得以展現更深化和具體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