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 08 / 21

Image Description

國立成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鄭友仁與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黃國淵團隊攜手合作,發椎間盤突出定位檢測,登上國際生醫材料學會的官方期刊(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A)並獲選期刊封面故事。

成大表示,兩人以同步定位的奈米壓痕和拉曼光譜的創新技術深入解析椎間盤的內部狀況。透過精密檢測,能夠了解椎間盤中間髓核的狀態,進而判讀退化程度與發炎狀態,讓醫師了解嚴重程度,是否讓病患保守治療或是手術治療。

黃國淵說明,椎間盤是一塊特殊的軟骨組織,外圈叫環狀纖維軟骨,位於軟骨中間的髓核就像是「果凍」。椎間盤突出好發在勞力工作者或常久坐的上班族,若長期搬運重物、彎腰工作等,隨著使用程度與年齡增長,也會導致「果凍」失去彈性並跑出而壓迫到神經、甚至導致椎間盤退化。

黃國淵說,核磁共振造影(MRI)是目前醫生用於偵測脊椎退化程度的主要工具,但核磁共振造影只能由影像做診療的判斷,透過影像判讀無法瞭解內部成分,椎間盤的支撐能力、髓核彈性的改變,或更細部的力學資訊。

鄭友仁表示,這項技術能直接測量到椎間盤的成分改變,瞭解其支撐力的狀態,是否有滑脫或是彈性退化的問題,判斷是否存在結構不穩定或神經受壓等危險情況,之後如果取極少組織的切片就可以知道退化的狀態。

這項創新是推動組織再生和細胞治療的重要技術,未來盼能利用這項技術進行大數據分析,研發出針對脊椎問題的新型藥物及椎間盤替代物,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開啟精準醫療的新時代。


其他相關活動消息

  • 聚焦全球上消化道出血智慧診治未滿足需求 醫視科技精準微型內視鏡年底申請上市許可

    消化道出血是整個消化道醫學非常重要的課題,但目前仍欠缺好的診治監控方法。成大前瞻醫材中心Spa...

  • 3/30 13:00 數位化與國際化之生醫新創經驗分享

    數康領域傑出的新品,如何通過相關資源其建立有價值的商業網路和全球知度,提升新創企業的新程度? ...

  • 2022 智慧醫療創新醫材國際學術論壇與成果發表暨產學醫交流會

    2022 智慧醫療創新醫材國際學術論壇與成果發表暨產學醫交流會將聚焦在生技醫療產業與臨床鏈結所...

高階生醫影像及臨床AI加值之產業創新應用聯盟

目標希望建立產學醫交流平台,提供高階生醫影像技術與分析服務,輔導影像設備及其相應技術發展之中小企業廠商技術升級,協助想跨足生醫領域廠商找到生醫應用,協助不同產業在本聯盟平台尋找合作夥伴、異業結盟、跨域合作,提升其產品或服務高附加價值,更具有國際競爭力。

Top